发布日期:2025-04-03 18:30 点击次数:137
参苏饮这个方子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它是一个解表剂。
小孩子冷暖不知,玩热了就脱衣服,随后就被风寒给伤到了,风寒首先犯肺,因为肺主皮毛嘛。我们人的皮肤其实就像个筛网,是有孔的,你看我们出汗的时候都能看到汗水一点一点往外面渗,原本皮肤是干的,热了会变潮,然后就像一个泉水眼儿一样往外面冒汗。所以皮肤也是在呼吸的,以前有报道,油漆厂工人身上被油漆覆盖结果导致失去生命,说明人单单靠两个鼻孔呼吸是远远不够的,皮肤必须也要呼吸,皮肤被寒邪闭住了,无法呼吸了身体里面就会有郁热。郁热发泄不出来就会发烧。火性是炎上的,所以体内的郁热是往上走的,走到咽喉就会咽痛,走到气管就会咳,气上逆了,湿聚的多了就成了痰,小孩子5岁前通常是不会自己吐痰的,所以听他们的鼻音都是呼呼的。
参苏饮药物组成 :人参6g,紫苏叶6g,葛根6g、前胡6g、茯苓6g、枳壳4g、木香4g、陈皮4g、半夏6g, 甘草4g、桔梗4g。
既然叫参苏饮,这里的人参、苏叶、葛根为君药,葛根这味药,是个专门走阳明经的药,你看葛根的藤,一直往往攀爬,你看到藤类的植物就要能想到,藤类药能将津液带到咽喉,带到头顶。所以葛根就能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这些词要会联想,会取类比象。
紫苏很香,香味药就能发散风寒、解肌透邪,还能止呕。
前胡、半夏、桔梗,这三个是止咳化痰的,还能宣降肺气;
陈皮、枳壳理气宽胸。
半夏和陈皮在一起就是个二陈汤,专门燥湿化痰的。
人参是个益气的味;
茯苓是淡味的,淡味药能健脾,渗湿消痰,与半夏相配,以加强化痰之功;
木香能帮助陈皮、枳壳行气,醒脾畅中。
炙甘草补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总结功效就是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针对的是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这一类型人群。
症见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头痛,胸脘满闷,咳嗽痰白,气短懒言,倦怠无力,苔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