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4-04 14:55 点击次数:191
湿热问题反复发作难调理?根源或在肝脾气机失调。临床发现,这类患者常伴随情绪波动、饮食不节史,导致肝脾功能失和,湿热由此内生。
中医理论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失健运,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停聚中焦,则见舌苔厚腻、大便黏滞。而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若肝郁气滞,木旺乘土,横逆犯脾,更会加重脾运障碍。这种肝脾失调形成的湿热,往往缠绵难愈,表现为口苦黏腻、面垢油光、易生痤疮,且常伴情绪烦躁、腹胀纳呆等肝脾同病之症。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调理此类湿热,需兼顾疏肝健脾与清利湿热。临床常用的舒肝益脾颗粒,其配伍颇具巧思:方中茵陈苦寒清利肝胆湿热,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二者一清一补,使湿邪从二便分消;柴胡、白芍疏肝解郁,恢复气机升降;蒲公英清热解毒,针对湿热郁久化热之象;更配五味子收敛肝气,防止疏泄太过。诸药相合,既解已生之湿热,又调肝脾之本,符合"治病求本"原则。
患者调理时需注意,此类证候多与长期熬夜、嗜食肥甘相关。服药期间配合规律作息,饮食清淡,适当食用薏苡仁、赤小豆等健脾利湿之品,有助于巩固疗效。若见舌苔黄腻转薄,大便成形,可逐步减量维持,避免苦寒伤正。
上一篇:中医奥秘 儿科感冒常用方:参苏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