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0-29 17:54 点击次数:167
对身心话题的探讨,中西方有着悠久深远的传统和历史。柏拉图将灵魂视为超越时空的永恒不朽的实体;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与肉体的结合使人更加完备;笛卡尔将身心分离,认为心优越于身。中国哲学在探讨身心关系时,更多关注两者的和合维度。“身”有身体、生命、体验等涵义,“心”则有心脏、思虑、本心等内涵。身心关系的统合与实践体现于源远流长的中国养生文化中。养生,最早来源于《庄子·养生主》篇,指通过保养、护养、补养或调养生命,提升生命质量,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养生文化源于道家,在儒、释、道三教合一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核心哲学思想为:第一,顺应自然,注重天人合一。人与天地共属于一个整体,人融入天地之间,两者相互比拟与对应。人本身就是一个小天地,具备五行,且对五行的秉受不同,因此居住的环境应讲求阴阳协调和五行相合,以便安顿身心。第二,强调形神合一。形指躯体,包括一切脏腑身形;神指心理和精神面貌。“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三,注重生命的动静统一,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坚持动静的有机结合,“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周易外传》)。总之,养生讲求顺应自然规律,注重万物和谐,以修身养性之道谋求形神兼养、身心合一,从而达到保健延年。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从某种程度上说,身心合一是中国哲学将人合于家庭、家庭合于国家、国家融入自然的天人合一观念的理论论述和实践经验的写照。人是在与社会和自然宇宙的整个关系网络中安顿自身的位置和身份的。不仅如此,在注重家国同构的中国传统社会,身体作为一台“耦合装置”,贯穿并统合于家族兴衰和国家命运的一体之中。《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身体作为家族或国家延续的载体,不仅不能轻易改变或损伤,还应该通过立身与修身,履行对家族和国家的责任,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养生与中国传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劳作方式相契合,然而,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不仅使一些青年深感身体疲惫,同时也倍感内心的孤寂与彷徨。由于不断增长的物质消费并不能化解这些症结,一些青年便寻求从传统的养生之道中获得生命的栖息和灵魂的安顿。如果说曾经年轻人还在流行“熬最晚的夜,吃最贵的保健品”的朋克式养生,那么现在他们正在身体力行地执行着“练八段锦提高免疫力,吃黑芝麻丸挽救发际线,喝人参水改气色,草药包泡脚祛湿驱寒”,试图追回逝去的“青春”。他们既要提高免疫力,抵抗、消灭外来细菌、病毒,也要拒绝精神内耗,加强精神防御。从黑芝麻丸、阿胶糕、即食花胶等中式滋补到艾灸、泡脚、针灸等中医理疗,花式养生模式凸显了一些青年的养生方式:他们备感健康的重要,但又透支着身体。
部分青年的花式养生行为存在一些误区。
首先,重仪式化,轻日常化。不论是按摩后蹦迪,还是红酒配枸杞等,都说明部分青年注重的是养生的仪式化,轻视日常饮食起居的重要性,甚至宁愿食用最便宜的饭菜而省钱购买价格高昂的保健品,这其实是本末倒置,违背了养生的原则。
其次,重补救,轻预防。一些青年只有在熬夜伤身之后才想起如何补救,忽视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疾病和维护健康。
365站群最后,注重“命”的维护,忽略“性”的修养。根据儒家的理解,“命”是指人的有形物质的结合,“性”是指形成人的思维优势的信息结晶。一些青年注重体育锻炼和身体保健以维护“命”,却往往忽视性的修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儒家提倡的价值取向和人生道路,一切需要从自我的修为做起。《大学》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对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平民百姓的期待与要求,其中,“仁”是修身养性的核心和思想基础。通过修身行仁,人不仅能体会人生的意义和乐趣,而且还能延年益寿,正所谓“养德修功为正道,有功无德不圆成”。
总之,我们不仅应该遵循自然秩序和规律来安排我们的生活作息,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使个人得以实现全面发展,并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资料来源 | 《人民论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