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1-05 21:26 点击次数:73
[143]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中风,发热恶寒,表病也。若经水不来,表邪传里,则入腑而不入血室也。因经水适来,血室空虚,至七八日邪气传里之时,更不入腑,乘虚而入于血室。热除脉迟身凉者,邪气内陷,而表证罢也。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热入血室而里实。期门者,肝之募,肝主血,刺期门者,泻血室之热。审看何经气实,更随其实而泻之。
许叔微《伤寒发微论》:邪气传入经络。与正气相搏,上下流行。或遇经水适来适断,邪气乘虚而入血室,为邪迫上入肝经,肝受邪则谵言而见鬼。复入膻中,则血结于胸也。妇人平居水当养于木,血当养于肝也。方未受孕,则下行之以为月事。既妊娠,则中育之以养胎,及已产。则上壅之以为乳,皆血也。今邪逐血,并归肝经,聚于膻中。结于乳下,故手触之则痛,非汤剂可及,故当刺期门也。
柯琴《伤寒论注》:人之十二经脉,应地之十二水,故称血为经水。女子属阴而多血,脉者,血之府也,脉以应月,故女子一月经水溢出,应时而下,故人称之为月事也。此言妇人适于经水来时,中于风邪,发热恶寒。此时未虑及月事矣,病从外来,先解其外可知。至七八日热除身凉脉迟为愈,乃反见胸胁苦满,而非结胸,反发谵语而非胃实,何也?脉迟故也。迟为在藏,必其经水适来时,风寒外来,内热乘肝,月事未尽之余,其血必结。当刺其募以泻其结热,满自消而谵语自止,此通因塞用法也。
汪琥《伤寒论辩证广注》:热入血室,而瘀积必归于肝,故随其经之实,而用刺法以泻之也。成注反云“审看何经气实,更随其实而泻之”,殊出不解。邪传少阳,热入血室,故作谵语等证,仲景恐人误认为阳明腑实证,轻用三承气以伐胃气,故特出一刺期门法疗之。
程知《伤寒经注》:妇人中风,发热恶寒,自是表证,无关于里。乃经水适来,且七八日之久,于是血室空虚,阳热之表邪乘虚内扰。阳入里,是以热除而脉迟身凉;经停邪结,是以胸胁满,如结胸状;阴被阳扰,是以如见鬼状而谵语。凡此热入血室故也,刺期门以泻之。实者去,虚者回,即以泻为补之法也。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病在经脉而如结胸者,不独男子也。妇人中风,发热恶寒,当表邪方盛之际,而经水适来。盖经水乃冲任厥阴之所至,而冲任厥阴之血,又皆取资于阳明。今得病之期,过七日而至八日,正值阳明主气之期,病邪乘隙而入。邪入于里,则外热除而脉迟身凉,已离表证,惟冲任厥阴俱循胸胁之间,故胸胁下满如结胸之状,而且热与血搏,神胆内乱而发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治者握要而图,只取肝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何以谓之实?邪盛则实也。
此一节合下一节,皆言妇人热入血室。病在经脉,状如结胸者,正可以互证而明也。黄元御《伤寒悬解》:妇人中风,发热恶寒,而值经水适来之时。及得病七八日后,发热已除,而脉迟身凉,是当解矣。乃胸胁之下胀满,如结胸之状,而作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热不在上而在下也。当刺厥阴之期门,随其经中之实处而泻之,以肝主藏血,肝胆同气。此与阳明刺期门章义同。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合下三节,论妇人中风、伤寒成热入血室之证,亦经脉结邪而为小结胸之义也。妇人素不足于血,若中于风,则血虚而不能热肉充肤、澹渗皮毛,是以发热恶寒,外伤风动之邪。内动肝脏之血,故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之期,夫七日太阳,八日阳明。血气虚而不能来复于阳,故热除身凉者,气虚也,脉迟者,血虚也。太阳正气不能循胸胁以外出,故胸胁下满。阳明正气不能循膺胸而内入,故如太阳结胸之状。谵语者,非阳明之为病,此为热入血室之病也。夫经水之血,肝所主也,热入血室当刺肝之期门,随其邪之所实而取之也。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发热恶寒,即下文续得寒热。经水适来,妇人血为主,临经不临经,邪热内郁,迫血妄行,多则因而适然错来也。七八日,邪当入里之时,故外热除而脉迟,表罢而身凉也。如,似也,言变胸胁下满,其状有似下后阳邪内陷之结胸而请语。盖虽非反下,而经水之不当来而来,犹之反下而然也。血室,荣血停留之所,经脉集会之处,即冲脉,所谓血海是也。其脉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故热入而病作,其证则如是也。期门二穴,在不容两旁,各去同身寸之一寸五分,肝之募也。肝纳血,故刺期门,所以泻血分之实热也。
程应旄《伤寒论后条辨》:妇人中风,发热恶寒,自是表证,无关于里,乃经水适来,且七八日之久,于是血室空虚,阳热之表邪乘虚而内据之。阳入里,是以热除而脉迟身凉。经停邪结,是以胸胁满如结胸状。阴被阳扰,是以如见鬼状而谵语,凡此皆热入血室故也······邪热入而居之,实非其所实矣。刺期门以泻之,实者去而虚者回,即泻法为补法耳。
365建站吴谦《医宗金鉴》:妇人中风,发热恶寒,表病也。若经水不来,热必无由传于血室。今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后,脉迟热除,身凉,似乎表欲解矣。若复见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之证,则知非表解入里,乃表邪之热因经水适来,乘虚而入于血室也,法当刺期门。期门为肝之穴,肝为藏血之所,今邪入血室,故刺期门,随其血分实热而泻之也。
喻嘉言《尚论篇》:【97、143、144、145条合论】
四条皆互文见意也。一云经水适来;一云经水适断。一云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一云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一云胸胁下满;一云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一云如结胸状;一云邪高痛下。一云谵语;一云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一云如疟状;一云往来寒热,休作有时。一云刺期门;一云用小柴胡汤;一云毋犯胃气及上二焦。皆互文以明大义,而自为注脚也。学者试因此而抽绎全书,思过半矣!"如结胸状"四字,仲景尚恐形容不尽,重以"藏府相连","邪高痛下"之语,畅发病情。盖血室者,冲脉也。下居腹内,厥阴肝之所主也。而少阳之胆,与肝相连,腑邪在上,脏邪在下,胃口逼处二邪之界,所以默默不欲饮食,而但喜呕耳。期门者,肝之募也,随其实而泻之,泻肝之实也,又刺期门之注脚也。小柴胡汤,治少阳之正法也。毋犯胃气及上二焦,则舍期门、小柴胡,更无他法矣。必自愈,见腑邪可用小柴胡汤,而脏邪必俟经水再行,其邪热乃随血去,又非药之所能胜耳。少阳止此。郑重光《伤寒论条辨续注》:妇人中风伤寒,治法分经,皆同男子,惟热入血室一证,皆从少阳主治。······妇人中风,发热恶寒,自是表证,无关于里,乃经水适来,且七八日之久,于是血海空虚,阳热之表邪乘虚内据,是以热退而身凉脉迟。经内停邪,是以胸胁满如结胸。阴为阳扰,如见鬼状而谵语,凡此者,皆热入血室也。
钱潢《伤寒溯源集》:此以中风寒热之时,适遇冲任盈满当泻之候,或热邪煎逼,胞脉已开,子宫之血方出,而热邪排闼直入,致为热入血室也。热但内入血室,阳分无邪,故热除而身凉。邪已陷入阴中,遂现阴症之脉,故脉迟也。冲脉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且胸胁为少阳脉之所至,肝为厥阴藏血之脏,与少阳相表里,藏病腑也病,即下文所谓藏府相连,故少阳亦病而胸下满如结胸状也。谵语者,邪在阴分,即下文所云昼日明了,暮而谵语,如见鬼状也。此为邪热入于足厥阴肝经藏血之脏,当刺肝经之募穴名期门者,以泄其邪。乃随其邪气所实之处,而泻其有余之邪也。
张锡驹《伤寒论直解》:《经》曰 :“ 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 病虽与男子同,而经水与男子异,故此三节特提妇人中风伤寒,又以其病在经脉,状如结胸,故亦列在小结胸篇中也。
妇人经水,乃冲任厥阴之所主,冲任厥阴即血室也,在男子络唇口而为髭须,在女子月事以时下。冲任二脉俱起于胞中,上循腹里,为经络之海,循腹右上行,会与咽喉,又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而至胸;厥阴之脉,夹胃贯膈布胁肋,而循于胸之期门。二脉俱循于胸,故热入血室而有如结胸状也。妇人中风发热恶寒者,邪在表也;经水适来者也,适当经期之时也;得之七八日之间,邪入于阴分,故表热除而身凉;血虚而邪入,故脉迟也;冲任厥阴俱循胸胁之间,故胸胁下满,如结胸状也;血者,神气也,血室空虚,神无所主,故谵语。此为热入血室也。血室虽属冲任厥阴,又厥阴又总统诸经之血,故刺肝之期门以泄其血室之热,非泄血也。王丙《伤寒论注》:血室即胞中,冲任脉起于此,冲于血海,诸经朝会,男子则运而行之,女子则停而止之,男既运行,故无积而不满,女既停止,则有积而能满。满者,以时而溢,象月盈则亏也。期门为肝募,《图经》云,凡发热无汗,刺之能使汗出者也。言妇人得中风病,在经水适来时,至七八日热除宜愈,而见脉迟,则热邪必在肝藏,肝脉之上贯膈胁者必壅而不通,故有如结胸状。谵语者,血之热也,刺期门则血热得泄而汗自解矣。随其虚实而取之,谓胸满之左右,必有一边更甚处,取而刺之,若俱满则俱刺也。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妇人中风,发热恶寒,与男子无异,异在寒热未罢,而经水适来。计自经前得病,现已七八日矣,发于阳者七日愈,胡八日尚未愈耶?热除便是病除,胡脉迟若是,外证已解,何至脉迟,外证未解,何止脉迟耶?身凉又岂但热除,直血弱气尽之候耳。观其胸胁下满,如结胸状,非与柴胡证仿佛相似耶,特非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则柴胡证罢可知。所难掩者经来而谵语,与阳明下血谵语同,显见经血为召邪之捷径。血来则热往,血下则热上,逆其血中之神,故神乱而谵语。此为热入血室也,尚有遁情哉。血室即冲任二脉,起胞中而循胸胁,其不能循胸胁而上者,以经血新虚,热邪横亘于胸胁之下,填满冲任之道路也。与抵当汤证适相反,彼证热在下焦而不在胸胁,此证热在胸胁而不在下焦;彼证下血乃愈,则脉微而沉,又脉沉结,此证经来所致,则脉迟,迟为血少,血去故少也。血少则热肉充肤澹渗皮毛之血,亦减薄其势力,风邪无所附丽,遂借血径而入,宜其热焰杀其半,一若热除寒未除也。岂知其藏寒热而不露,所露者其实,故身凉而谵语也,胸胁下满足征明其实。满实似乎结,特如寒实结胸又如热,如热实结胸又如且状如结胸却如胁,状非结胁却如胸,既有两处满,大都两处实,料无两处结也。小柴胡治满治结非长于治实,即凡攻实之剂,未易两实兼顾也。法当刺肝募之期门,冲任为肝脏所主故也。上文刺期门者三,此独随其实而泻之,示针术之不同。盖针有逆随,随其经脉之方去,顺针以济其气,谓之随,是补虚法;朝其经脉之方来,逆针以夺其气,谓之逆,是泻实法也。泻而曰随,得毋随泻随补耶,非也。胁下之实甚,则引胸邪随胁泻,胸下之实甚,则引胁邪随胸泻也。要其已实与未实,不外随其证以下针,则上文并非泻实可悟矣。合上条皆如结胸,返照上文种种结胸也。两条均用针而不用方,又反衬上条之一证出数方也。
刘世祯《伤寒杂病论义疏》:此示邪乘虚陷,热入血室之例(其证男女皆具,而妇人得之者为多,以经期胎妊数脱血故也)。太阳中风,当发热汗出恶风,今妇人中风,而发热恶寒者,以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有余不足,以对待言之,非气盛之谓;若气真盛则不受邪)。血不足则荣气虚寒,荣中寒而卫阳弱,加经水适来,血海空虚,风乘虚入,直入血分,遂见发热恶之状。外证当乍有微汗(血虚甚亦有无汗者,所谓血虚中风,形作伤寒是也),脉象而按紧(濡者卫气微紧者荣中寒)。此邪循络陷,逆入厥阴之界(宜参看《太阳上篇》厥阴中风条),热邪陷络则经热内并,故外证发热自除,身转凉和,脉转迟滞(此迟为阴阻,乃滞塞之象,非迟慢之迟)。热内陷令浊气蓄积,肝为胀满,肝胀而络气横塞,故见胸胁下满,如结胸状。所谓血室者,肝也;以肝为藏血之藏,络血汇归之所,故曰血室(后贤释血室属胞者非也。血结少腹,当为抵当、桃仁承气证,与此有上下之别)。肝气郁不能上宣于肺,则胸中气结,浊气积反而逆乘于心,故神乱谵语,此为血结于下(此指心下),气结于上,与阳明府热之证不同。刺期门,所以泻肝热也。曰随其实而取之者,明针刺之长可随其邪实之处取而泻之,不至诛罚他藏。若用汤,宜小柴胡汤,加丹皮、桃仁、枳实之属,慎毋攻府,转伤胃气。然热入血室,脉象亦未必尽迟。迟为血流阻滞,气王者脉当弦数大,气弱者乃见迟象。又血结于胸,与热入血室,病形相似,脉亦大同,但心中时热为异,且无谵语之证,邪同行异,治法可比类通之。
曹颖甫《伤寒发微》:妇人中风,当内热已盛,表寒未罢,经水适逢其会而至,此未可定为热入血室否也。得病七八日,正发于阴而恶寒之证,当热除身凉之候,乃果应七日当愈之期,热退而脉迟不数且紧之谓迟身凉,证情当霍然矣。乃又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设为太阳标热,并水气结心下胁下,要惟硬满而痛,不当谵语。谵语者,郁热上蒙空窍,神识模糊,为如狂发狂之渐,以前此经水适来,故知为热入血室。然则何以不用抵当汤丸及桃核承气,而但泄肝之期门穴。曰:此证虽热入血室,而胞中血海尚无瘀血,故先刺期门以泻肝胆之热,此曲突徙薪之计,随其热之实而先时以取之,不待血之既结,后时而救之也。
冉雪峰《冉注伤寒论》:自此以下三条,系借妇人病有月事易见的,以资比例,不独妇人,男子亦然。或谓此三条错简,应归入金匮妇人杂病篇。不知结胸栏,为太阳变病下篇的肯綮。而本栏妇人三条,为结胸出入进退的肯綮。苟不知此,则全下篇的肯綮不明,既不能由生理以识病理,又何能由病理以妙疗法。全下篇精确真正的堂奥,将不得其门而入。盖缘此项义理深邃,在男子隐晦难窥,故借妇人有月事显著以明之,其所以示人者至深且切。胸膈在上焦,肋腹在中焦,血室在下焦。三焦虽有上中下之殊;而一气连属,同为一腑,故其为病,亦同是一个路线。所以结胸证有由心下,而胁腹,而少腹,痛不可近者,正是上中下一气相连。上各条多言上,牵及中下。近各条多言下,牵及中上。本条如结胸状,如之云者,似结胸非结胸。虽脱胸而言结,由胸膜而腹膜而少腹膜,陷于三焦底层。热除,明明无外证,脉迟身凉,明明外证全除。前正文出大陷胸汤计四条,均无谵语;此与下条,均有谁语。因脑蔫系是一体,与上中下三焦,是一体一例。气脉息息相通,前祗犯心,而躁烦而懊恼,此则犯脑,而谵语。由此观之,则中篇抵当证三条。即此热结胸的先导,特一是由后随经脉直下,一是由前循三焦递下,理可汇归,治宜通贯。是抵当栏,为结胸先一层的表明。此妇人栏,三条为结胸进一步的探索。下血乃愈,血自下者愈。此条经事适来,正是下血,正是血自下。适来,自当续来,病理可由此领会,疗法亦可由此领会。行月事是浅热,刺期门亦是浅热,利用其来。和顺其来,促助其来,掌握其来。再由妇人推到男子,是在学者。
承淡安《伤寒论新注》:妇人中风,发热恶寒之太阳表证,得之七八日之后,适逢经期,于是血行下趋,表邪亦乘势而入,外热除而身凉,脉亦不浮不数而迟。但胸胁下发生硬满如结胸状,神经亦发生错乱谵语,此以表热下陷,结于血室之故也,当刺期门,依其所结实之部位而泻之。
血室指肝脏,肝脏为腹腔门静脉总汇之所,其血最多,其热最高,故曰血室。吴氏《瘟疫论》曰:“血室一名血海,即冲任之脉也。”方书指为子宫者,以其谵语适在经行或经止之时,遂指子官即血室,实误也。本条之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即为肝静脉郁血过多而作胀。胸胁下为肝脏之所,肝胀故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刺期门即疏通肝静脉也,静脉通即郁血解,瘀热亦随之而解,谵语、胁满诸症亦自然随之而愈。本条之舌证:舌质当为紫红色,有薄白苔。本条未示方,可以小柴胡汤加桃仁治之。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妇人得名为中风之证状,发于标阳,则标阳为主动,故发热而恶寒。乃经水适来,得之七日,标阳病机向愈之期不解,至八日其外热已除,热除宜当脉缓,而见脉迟者,此迟为血少也。今恶寒已去,而身凉不温者,此为阳气内入,不能护肉也。胸胁下满,如结胸之状谵语者,此为标阳之热,循少阳厥阴之经脉,下入血室,血室即冲任二脉,起于胞中,胞脉上通于心,血被热扰,则神明内乱也。热从经脉而人,其热已实,非小柴胡所能解,当刺肝募之期门,随其实用顺针法,而泻之。
陈逊斋《伤寒论改正并注》:中风证,发热恶寒,此其脉必浮而不迟,其热度必高而不退,其身必寒热错乱而不和,此为中风病应有之脉证也。今乃得此中风病之时,而月经适来,且于中风经来之七八日间,发热之证忽除,寒热之体忽凉,浮脉忽迟,外证已不见矣,而里证反增,胸满有似结胸,谵语有似胃实,此何故哉?热入血室故也。
胸满似结胸者,血室上通膈膜,其血室之瘀热循三焦之道以上逆也。此热虽逆于上,而病实结于下,故不曰“结胸”,而曰“如结胸”。谵语者,血为热邪所灼,血扰而魂不宁,故言语错乱,似有胃实之谵语也。期门,在肋骨尽处,即肝募也。募,即膜也,刺之所以泄其实热,所谓疏肝以清血者此也。热邪入里,而结于血室,则外反无恙,故热除身凉而脉迟。但热邪何以能人血室?则以月经适来,胞门开,血室不固,热邪乃乘虚而入,即上文“太阳随经,瘀热在里”之谓也。刺期门者,刺之以泄其热而已。然病在血室,仍须用清理血室之药。朱壶山《伤寒论通注》:血室乃下焦油膜中一大夹室,为厥阴之所司,冲、任之所出,居于少腹,前连膀胱,后连大肠,上连两胁之板油,又上连胸膈间之膜。膈膜前连胸,后连肝。期门在肋骨尽处,当胸前膈膜之端。期门穴即肝募,募即膜也。此节妇人中风,当然发热恶寒。中风之七八日,阳明主气,冲、任二脉上隶于胃,胃气循膜下入血室,太阳之标热合于阳明之燥,下入血室,是以皮肤之热除。血得热妄行,是以经水适来。子宫空虚,肌肉之邪热乘隙循膜尽入于里,是以身凉浅层动脉,当然无邪热之熬煎,是以比数而稍迟,非虚寒之迟而沉也。胸胁以下,满如结胸状者,血室之热随冲、任肝脉而直上,自左肋骨弓下,沿同侧直腹筋,下至少腹,俱行胀满,而不硬痛者,非结胸也,乃状如结胸耳。血因热灼,稍形滞结,与水火有形之坚结不同。谵语者,血室一膜,上贯心包,血热必上熏心脏,凡动脉皆起于心,无所不周,无所不络,脑髓内膜中密布许多血管,心热随血窍上犯,扰乱脑髓神经,故昏昧妄语,不知所云。刺期门左穴,随瘀血充实之所而泻之,热泻则愈。山田氏言随证用小柴胡汤、桂枝茯苓丸合方,或加石膏、大黄,亦能收效。学者能分别此节是血结不是结胸,又知结胸与血结同是膜中病,则得矣。南阳所以连类及之也。
包识生《伤寒论讲义》: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则表邪随经下陷于血室,故七八日太阳、阳明主气之期,应身热脉大者,而反为身凉脉迟也。邪热入血室,血室是肝脏也。肝经受邪,故胸胁下满,谵语,刺期门即泻肝经之著血,随其肝实而泻之也。
此言血结阳开之治法也。夫太阳表病,下之则陷为结胸。然妇人之经水来时,其表邪亦往往下陷于里,而胸胁痛。按结胸病在阳经,热入血室病在阴经。阳经开窍于后阴故以通大便之药;阴经开窍于前阴,则非通便所能愈,必泻其血室之邪,使其随经而下。仲师之刺期门、柴胡、桃仁等,皆泻血之方法也。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妇女患中风证,发热恶寒,恰好月经来潮,表邪乘子宫空虚而入,称为热入血室。热邪陷入血室,在表之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为少阳证,谵语为蓄血影响脑系之象,当刺期门。“随其实”,意为病变虽在下焦血室,但病证反映却在上部胸胁下满,刺期门可解此处邪热。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妇人中风,发热恶寒表证也。得病七八日,内传之期,经水适来,则表热内陷于血室(子宫),故外热去而身凉。浮数之脉变为迟脉,肝脏蓄血不行而呈胸胁满,如结胸状之内证也。谵语者,血热侵头脑故也。热入血室,其血必结,腹诊自左肋骨弓下,沿同侧直腹肌至下腹部呈紧满挛急之状。刺期门者,刺期门左穴,随其瘀血充实之所而泄之,拨本清源之法也。
按:本证用小柴胡汤、桂枝茯苓九合方,随证加大黄、石膏,皆可取效。47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110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154条妇人伤寒,经水适来………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可见热随血自解,如出一辙矣。本条盖仲师恐人误以为阳明实证,轻用承气以伐胃气,故出刺期门之法。倪海厦《人纪-伤寒论》:妇人,专讲女人,中风,发热恶寒,就是有了表证了,得之八九日,刚好得了七八天以后,还没好的时候,月经来了,经水适来,热除而脉迟身凉,为什么?平常胃里面吸收营养造成的血,抵抗力在血中,一旦受了表邪,抵抗力会到皮表上去相抗,相抗的时候,正值月经来了,血往下走,热也跟一起着下来了,这邪热跟着一起进入了子宫,肝脏,这血室二字到现在吵,有的人说是子宫,有的人说是肝脏,其实两者都是血室,张仲景并没有区分,胸胁下满,因为淋巴系统是三焦,子宫算下焦,胸胁算中焦,如结胸状,看起来像结胸,谵语者,如果有谵语,代表病人血不够了,此为热入血室也,子宫里面发炎,或肝炎,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期门可以泄肝热的,张仲景只知道这穴道。
血室,指肝脏,肝脏腔门静脉总会之所,其血最多,其热最高,故曰血室。吴氏【瘟疫论】曰:血室一名血海,即冲任之脉也。方书指为子宫者,以其谵语适在经行或经止之时,随指子宫即血室。刘渡舟《伤寒论诠解》:本条论述妇人经水适来而热入血室如结胸状的证治。“得之七八日”一句,移至“经水适来”之前较为合适。妇人中风,发热恶寒,时至七八日,经水适来,或按期或不按期而至,此时血室空虚,表邪常可乘虚而入。邪内入则表证解,故热退身凉而脉迟。脉迟,说明气血涩滞,邪有所结。又见胸胁下满甚或疼痛,犹如结胸状,并作谵语,此即为热入血室之证。关于血室的实质,历来争议颇多,当以“胞宫”之说为妥。因胞宫与肝经密切联系,胞宫受邪热所侵,必影响肝胆之气疏泄不利,故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这是血病及气的表现。诸血者皆属于心,血分有热,血热上扰心神,故见谵语。此处谵语与阳明燥热证之谵语病机不同。因肝藏血而主疏泄,与胞宫有内在的联系,故通过针刺以泻肝胆邪热,则胞宫血分之热即可解围,因此,采用针刺肝之募穴期门的方法,其病则愈。
陈亦人《伤寒论译释》:发热恶寒,是太阳中风的表证,如正胜邪却脉静身凉,便不会有其他症状存在。此证是太阳中风时经水适来,七八日后,血室空虚,外邪乘虚而入,邪内入所以表热退而身凉,脉迟乃因血行阻滞,不可误作脉静,也不同于里寒。胸胁是肝胆经络所循行的部位,肝藏血,主疏泄,血行既滞,则肝脉不和,势必疏泄不利,所以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后世称为“血结胸”。热邪内入血室,血热上干心神,神明混乱,所以谵语,与阳明肠中燥结所致的谵语完全不同。期门为肝的募穴,故用刺法以泄其实邪。
热除脉迟身凉,为表证已罢,邪热内陷,诸注意见一致,惟对血室究竟是什么?却长期存在不同看法:成氏认为即是冲脉,“血室者,荣血停止之所,经脉留会之处,即冲脉也”。柯氏认为是肝脏,“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曰血室”。沈芊绿认为二处都可名为血室,“然则血室之说,成氏主冲,柯氏主肝,二说虽异,其实则同,主冲者就其源头处言,主肝者就其藏聚处言,血必由源而出,不有源则无根,血必聚处而藏,不有聚则散漫无所收,于此二处而为血室,其旨同也”。张景岳认为是子宫,“子户者即子宫也,俗名子肠,医家以冲任之脉盛于此,则月事以时下,故名曰血室”。根据热入血室大多与经水适来适断有关,近代医家多数倾向于血室即子宫的意见,然而景岳在其所著的《伤寒典》中又说:“血室者,即冲任血海也,亦血分也。凡血分之病,有蓄血者,以血因热结而留蓄不行也;有热入血室者,以邪入血分而血乱不调也。故血蓄者,去之则愈,血乱者,调之则安。”由此可见,张氏也并未将血室专属之子宫,却提出“邪入血分而血乱不调”,这就大大扩充了热入血室的范围。那么,冲任血海,肝脏、子宫当然都有关联了。李克绍《伤寒论讲义》:妇人患太阳中风的同时,适逢行经,七八日后,表热已去, 身体凉和,脉搏也转迟,这很像是病已痊愈,但又出现了胁下满闷及谵语等症,这就不是热除病愈,而是表热乘虚下陷于血室所致。冲脉起于胞中,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血室之热,随冲脉上逆,实于肝的部位,故胸胁下满。胞脉属于心而络于胞,血室之热,因胞脉上扰心神,故澹语。此证热在血室,实在肝经,肝主藏血,故刺肝的募穴期门,就邪热之结实处刺之,以泄其血分之热,即可痊愈。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143、144、145合论】
本证成因:妇人月经期患外感,或经水适断患外感,或患外感病后来月经。此时血室空虚,在表之邪乘机内陷,邪热与血结于血室,而成热入血室证。主症和病机:对于本证,后世医学家争议较多,主要原因是其临床表现并没有描述胞宫局部的症状或月经的变化,而描述的是肝胆二经病变的临床表现。我认为,胞宫作为奇恒之腑,其正常生理功能,要受到多脏腑的支配或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受肝藏血、肝主疏泄和少阳主枢的影响。因此当热入血室,血热结于胞宫后,也就会反馈性的影响肝胆的正常生理功能,而出现肝胆经的病证。《伤寒论》的热入血室证,一是涉及到肝经气血失和,二是涉及到少阳枢机不利。肝经气血失和,则症见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太阳表证已罢,故热除而身凉;病已入里,邪与血结,脉道阻滞,流行不畅,故脉迟;肝经抵少腹,络阴器,因此血室隶属于肝脉,血室的正常功能与肝胆疏泄功能密切相关,且肝为藏血之脏,血室又需要肝血之滋养,因此后世就有“肝为女子先天之本”的说法。当热入血室,血热瘀滞于血室之后,往往可以导致肝经气血瘀滞,从而出现胸胁下胀满疼痛而如结胸病疼痛的样子。此证在《医宗金鉴》里也其称为“血结胸”。昼日明了,暮则谐语,如见鬼状,则是因为病在肝经,属阴分、血分,至夜则阳气入于阴,阳气与肝经瘀热相搏,导致肝不藏魂,神明不安所致。这和阳明病在日晡所发潮热的时候出现谵语是不同的。此证的治法是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这只是治疗热入血室,导致肝经气滞血结的方法。笔者的经验是,在病证发作的时候,于患者期门穴的附近,寻找可以见到的瘀滞的静脉血管团,局部消毒后,用刺血的方法治疗,尽可能多放一些血。期门是肝之募穴,刺期门可以疏利肝经之气血,于是热随血 泄,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少阳枢机不利:症见寒热发作有时,如疟状。这是由于邪热乘虚内陷胞宫,与血相结,血室瘀阻,气血不畅,进而导致少阳经脉气血癖阻,少阳枢机不利,少阳阳气与瘀血分争,于是就出现了寒热交作如疟,发作有时的临床表现。不仅热入血室证可以出现这样的症状,诸如产后恶露不行,严重的跌打损伤等,体内有瘀血阻滞,导致气机不畅时,都会岀现这样的临床表现。由于病在阴分、血分,所以其寒热交作往往在夜间发作或夜间加重,因此祢其为发作有时。对于本证的治疗,仲景用小柴胡汤和枢机,解郁结,畅气机,散瘀热。但小柴胡汤中并没有血分药物,因此临床往往酌加丹皮、赤芍、桃仁、红花等适血、凉血之品,就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鉴别:热入血室的寒热,须和太阳病、少阳病及疟疾之寒热相鉴别。太阳病发热恶寒并见,而且持续存在,不呈发作性;少阳病往来寒热,发无定时:有明显的昼轻夜重之节律变化;疾则先寒战后壮热,头痛如裂,继之部出热退,至次日,或间日,或三日定时而发。 治疗禁忌是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因热入血室证有澹语,似其病不在中焦阳明胃腑,也非热扰上焦心包之神昏谐妄,故无犯中焦胃气及上焦心肺,言外之意即禁用汗、吐、下之法。姜建国《伤寒论讲稿》:本条论述热入血室证的证治。有一种病,既与外感邪气有关,又与妇人行经有关,只是把这种发病非常具有特殊性的病症叫做热入血室。而且热入血室分别有三种情况,仲师分别写下了三段条文。
本条属于热随经陷。妇人患太阳中风,在发热恶寒的同时,正好月经来临,经过了七八日一经的时间,症状由发热而转至身热消退了,脉象由浮数而转为迟缓涩滞,脉症相参的话,好像是邪气衰退疾病将愈。但问题是出现了胸胁下满与谵语等症,这就知道了不是热除邪衰病愈,而是表热随着经水下行,乘血室空虚之际而内陷,从而形成热入血室证。热邪随着月经内陷由表而入里并内结于血室,所以热除而身凉。血与热相结,经脉滞不畅所以脉见迟滞。肝经环绕阴器,与血室关系十分密切,血室之热循经上扰肝经不利,就出现胸胁下满;热扰肝魂,就出现谵语。由此看来,本证是热在血室,波及肝经,所以刺期门穴,泻肝热,止谵语。【疑难解析】
(1)脉迟——脉法的特殊性问题:前面已经讨论过《伤寒论》迟脉具有滞涩的含义,类似现在的涩脉。脉迟而无力的,主病血虚,如“尺中迟者,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和桂枝新加汤证的脉迟身痛。如果是迟而有力,就应该主病血瘀,本证就是例子。又一次证明了《伤寒论》迟脉的特殊性。(2)血室——逻辑思维与系统思维的问题:热入血室证是《伤寒论》的一个争论问题,争论的焦点是血室的部位。其实,涉及治伤寒学的分析思维问题。血室主要有三种说法,就是肝脏说、冲脉说和子宫说。先讨论肝脏说。从肝脏的功能说来,肝藏血,经脉又络于少腹与阴器肝的疏泄又与妇人的月经密切相关;从证候说来,有胸胁下满和语这样的肝病症状;从治疗说来,刺肝的期门穴。所以肝为血室说似乎很有道理。但是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热入血室证的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男子也有肝,但却绝对不会出现月经的症状,这就无可辩驳地证明,肝与血室只不过是有关系而已,它不可能是月经的主体。与月经有关和月经的主体,完全是两个概念,将二者混为一谈,显然是逻辑思维上出现了错误。再讨论冲脉说。《素问·上古天真论》讲:“女子二七而天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竭,地道不通。”证明了妇女的月经与冲脉有关。冲脉又起于胞中,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热入血室出现的胸胁下满,也能证明冲脉与血室相关。但问题是,“冲脉起于胞中”,并不能说明冲脉就是血室。起于胞中只是说胞中是冲脉的发源地而已,不能代表整个冲脉。最为关键的是,男子也有冲脉,男子的冲脉也起于胞中,但男子决不会出现月经的异常。这就证明,不但不能把胞中叫作冲脉,而且胞中也不等于就是血室。第三,讨论子宫说。首先会通《金匮要略》,“妇人产后”讲:“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敦,是古代的圆形酒器。妇人产后,在少腹部位出现这种圆形块状物,这充分证明了是水与血俱结在子宫,就是仲师原文中所说的血室。还有一个证明,就是阳明病篇的216条,讲“阳明病,下血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然汗出而愈”。本条没有冠称“妇人”两个字,有的注家就以此为据,认为男子也有热入血室证,同时又为肝脏说、冲脉说提出了旁证。其实本条还同时出现在《金匮要略》中,关键的是收在“妇人杂病”篇,这就很清楚了,证明血室一定是妇女所独有的器官,男子不可能有。血室既然是妇女所独有,那么不是子宫又是什么?虽然是一个血室的争论,实际上反映了分析思维的问题。肝脏说与冲脉说,涉及逻辑思维问题;子宫说,又涉及系统思维问题。只看到脏腑经络以及症状治疗的表面现象,或者孤立地看待《伤寒论》而忽略仲师的另一部书《金匮要略》,是很难挖掘到真实的东西。肖相如《伤寒论讲义》:本条论述热入血室的证候及治法。妇人中风,发热恶寒,是表证,因经水适来,血室空虚,表邪乘机内陷,结于血室,是为热入血室。其证候经八九日之演变,太阳表证已罢,故外热去而身凉。热入于里,邪热与血结于血室,阻滞脉道,故脉迟。肝为藏血之脏,因血室滞,致肝之经脉不利,所以胸胁下满,状如结胸。血热上扰,神明不安,则发语,此是热入血室证,治法可刺期门。因期门为肝之募穴,刺之以泻其实热,则病可愈。
吕英《伤寒一元解》:妇人经水适来而中风,“发热恶寒,得之七八日,热除”反映表证消,此时却出现脉迟、身凉,说明里气已虚,“如结胸状,谵语者”为邪热内陷,因未与血结成实,故刺肝之募穴,打开邪热气结之开关,入血室之热自泄。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第143条对临床最大的启发是对治伏邪只要给一个气孔、一丝缝隙,往往可逆转病势。另一启示:临床须判断有形实证与无形气结对治的差异。无形藏于有形之中,有形化于无形之内。——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