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3-21 11:11 点击次数:140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往往比疾病本身更凶险。其中,消化道出血因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已成为威胁糖友生命的重要隐患。据统计,糖尿病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3倍,而这一风险往往与日常习惯密切相关。
糖友为何更易遭遇消化道出血?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胃肠黏膜的微小血管,使其变得脆弱易破。同时,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会导致胃肠动力不足,诱发溃疡和炎症。若合并以下行为,如同“火上浇油”:
1.刺激性饮食,摧毁消化道
糖友过度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就像给胃黏膜扔了颗“炸弹”,很容易引发炎症,为消化道出血埋下隐患。
2.控糖过度+血糖“过山车”,刺激血管
过度节食或降糖药使用不当,易导致低血糖。身体为升糖会分泌肾上腺素,引发血管收缩、血压骤升,脆弱的消化道血管可能因此破裂。
3.过度饮酒,血管“崩溃”
365站群过度饮酒会造成胃食道黏膜急性损伤,侵犯到血管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此外,喝酒过量引起恶心呕吐,可能造成贲门粘膜撕裂症,导致消化道出血。
长期饮酒还会导致慢性酒精性肝病,最终导致肝硬化,引起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4.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血管很“受伤”
长期处于过度劳累的状态,或者被焦虑、紧张这些负面情绪包围,会让胃酸分泌失调,胃黏膜血管收缩,从而引发消化道出血。
5.滥用药物,胃肠“受伤”
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会直接损伤胃黏膜,而糖友因合并心脑血管病常需长期服用。数据揭示:长期服用NSAIDs的糖友,消化道出血风险增加4.5倍。
预防消化道出血,糖友应做到“三早”
早筛查:病程超5年的糖友,每1-2年进行胃肠镜检查;
早控制:严格管理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延缓血管病变;
早干预:出现胃肠不适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
本篇文章仅作科普分享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评论留言删除~
上一篇:秘诀揭秘 脑瘤,下瘀血汤